学院微信
站内搜索:
最新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防御机制》心得体会

来源/作者::3-朋辈 杨丽姗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6/05/04

防御机制》心得体会

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很多时候,超我与本我之间,本与自我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而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一个冲突双方的关系,使现实允许,超我接受,本我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人类常在无意识状态下运用,运用得当,可减轻痛苦,帮助度过心理难关,防止精神崩溃,但运用过度就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病态心理症状。

心理防御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逃避性防卫机制:压抑、否定、退化、潜抑

(二)自骗性防卫机制:反向、合理化、仪式与抵消、隔离、理想化、分裂

(三)攻击性防卫机制:转移、投射

(四)代替性防卫机制:幻想、补偿

(五)建设性防卫机制:认同、升华

其主要特征有:1.在无意识状态下发生。2.带有自我欺骗的性质。3.借支持自尊或通过自我美化(价值提高)而保护自己及防护自己免于受伤害。4.它的本身不是病理,但正常防御功能作用改变的结果可引起心理病理状态。5.防御机制可以单一地表达,也可多种机制同时使用。

其实,我对心理防御机制的认识,基本都是来自于老师的讲解以及百度的资料。当我粗略的把基本内容过完的时候,只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我好像懂了而且有过这样的经历。但要我说出个所以然的话,我还真说不出来。特别是当老师讲关于精神分析的时候,我感觉好像懂了,可是要问我看法什么的,我只想说我没啥看法。

不过,后来老师提到了心理防御机制的时候,我倒是有认真留意了一下。

弗洛伊德把压抑称作“整个精神分析理论结果的基石”。显然它是最重要的防御机制。当本我与超我发生冲突的时候,自我会不知不觉地把痛苦的经历压抑到潜意识去,以至于我们不能察觉或者回忆,以此来避免痛苦,但这些被压抑的内容并没有消失,并无意识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比如说梦、口语、笔误、俄狄浦斯情结等等都是释放压抑的方式。

说说我自己吧,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每年二月或十一月的时候就会感觉很郁闷、烦躁。持续好几年了,也不知道是啥原因。直到最近百度关于心理防御机制的时候才发现了一个相似的案例,我后来也认真想了一下,这两个时间段,正好是我太婆和奶奶离世的时候。而且,在她们离世前一个星期,我答应她们的事都没有完成。虽然不知道这件事符不符合,但是我觉得还是有联系的。

都说看一个人要看他如何保护自己,我觉得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你可以从他保护自己才能一些方法里,大概能分析出他是个怎样的人。所以,学习一些心理防御机制的知识还是必要,虽然好像没什么用,但却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且,学习和掌握了心理应对和调节的常识与技巧才能更好的发挥心理防御机制的积极作用,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