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法,又称心理分析法,一般以奥地利医学家S.佛洛依德与布洛伊尔出版的《关于歇斯底里的研究》作为心理分析正式创立的标志。
精神分析学派是由佛洛依德创立的一个学派,注重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并强调心理学应研究无意识现象,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类的一个体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着人,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行为中,
欲望从动机变成压抑,是导致精神疾病的重要原因。
所谓精神分析,即是通过自由联想,移情,释梦等手段来治疗和克服婴儿期的动机冲突带来的影响的一种临床技术。
佛洛依德把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即人随时随地从外界接收的讯息),前意识(即如果意识需要,可以随时调用),潜意识(例如:做梦,催眠,笔误,口误)三个部分,精神分析法则是以潜意识为理论基础。通常精神分析的辅导目标有两个。一是潜意识意识化,使潜意识冲突表面化,从而帮助来访者重新认识自己来重建人格,二是帮助来访者克服
潜意识冲突。
精神分析疗法的重点之一即理解病人儿童期潜意识的冲突,以及由此产生的认知和情感活动模式,即心理防御机制。另一个治疗的重点在于理解移情,即理解患者在过去经历中层层累加的情感模式在治疗者身上的投射。由于任何人对新结识的人的认知和感情都基于其对过去所有人际关系的经验,因此治疗者可以通过病人对自己的情感重现病人过去的心理经历,帮助其了解自身。
在精神分析法则之二:你是怎么样的人,就会认为别人是什么样,你不能容忍他人的部分,就是不能容忍自己的部分。个人觉得此法则最贴切,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有时确实由一种心理防御机制而产生的,如果你很爱发脾气,你就会认为别人常惹你生气,每一件事都可能变成你愤怒的理由。并不是说每一样东西都是错的,而是你会投射,你会把隐藏在自己内在的东西投射到别人身上。你会谴责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因为你有太多的怒气,所以即使是一点小事也能引燃怒火。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是常见,例如假如我们的东西丢了,看谁都想是小偷,但要是找回来了,又觉得每个人的心底都是善良的。又或者有些人别人看他一眼,他就很不爽,以为是别人在嘲笑自己。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别人身上,以为自己喜欢的别人一定也喜欢,自己不喜欢不认同的东西,别人一定也不喜欢不认同。